English

这个女孩不简单 南北记者总动员

——来自14岁少女白杨家乡的报道
1999-11-18 来源: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赵鹏 我有话说

本报日前连续报道的《白杨的故事》,记述了一名少女为了求知而离家出走的故事,白杨的命运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,许多人打电话给本报询问白杨的近况,并希望获得她和她的家人的最新消息。南北方诸多媒体也纷纷加入采访报道行列:中央电视台、南方周末、中国青年报、河南卫视、东方电视台……白杨,这个来自遥远乡村的女孩,成了大家牵挂的亲人。

可以暂时告慰读者的是,白杨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现在已在新乡市入学了。就在11月14日她入学的前一天,记者在新乡市见到了这名充满传奇色彩的14岁少女。

虽然离家已多日,但在她身上依然保持着农村孩子的天性,说起话来冲劲十足,过马路不爱看红绿灯。不过谈起自己心爱的武侠小说,她又俨然一位博学的专家,从金庸的对联到金庸、古龙的作品,无不讲得头头是道。一次吃晚饭时大家突然发现白杨不见了,惊惶失措的众人以为白杨又出走了,最后才发现白杨是在书摊前看入迷了。

白杨看上去似乎很快乐,但你仔细观察,不难发现她眉宇中又有一种让人心酸的东西。当记者透露出想去她家乡的时候,白杨出乎记者意料地表达了非常强烈的想回家看看的意愿,但她马上又犹疑了。她说她前几次出走,就是因为爸爸打她,就是因为回家就上不起学。这个几次离家出走的少女是那么深深地眷恋着家。这就更坚定了记者去白杨家乡的念头:一定要找到他的爸爸妈妈,让他们保证不再打孩子,不能让她再出走,一定要想办法让白杨上学。

根据白杨透露的家庭住址,记者经过两天一夜的水陆兼程,赶赴到了白杨家所在的小山村。记者在船上偶遇到的于雷恰好是白杨的六年级同学,谈到白杨的出走,这个13岁的孩子却表现出一种意想不到的冷静分析的能力:“都怪我们这里太穷了,她非常爱学习,作文写得特别好,老师都喜欢她。要不是因为没钱而辍学,她早该上初中了。”

弃船登岸,记者踏着泥泞来到了白杨毕业时所在的小学。曾教过白杨半年语文的校长看上去更像一位朴实的农民,虽然话语不多,但在有限的言辞里还是着实夸奖了白杨一番:“这孩子聪明,思路开阔,学东西特别快。”白杨的另一位语文老师是位才21岁的年轻女教师。由于自己酷爱写作,爱屋及乌的她对白杨更是不啬言辞地向记者大大夸奖了白杨一番,介绍了白杨的作文常被当作范文在班里宣讲的情况。对于白杨的出走,她似乎早有预感:“这个小姑娘脾气很倔,认准了的事就会做到底,而读书是她的至爱,偏偏她家里又无力再供她继续上学,也难怪这事会发生了。”

看着还算窗明几净的学校,记者更急切地盼望着能到白杨家里看一看,看看是怎样的贫困成为了这一切事件的导火索。

小山村一共只有几十户人家,几百口人,大部分住在山腰里,山脚下也有几户零星分布。刚说明自己的来意,村民们就指着西边一位中年妇女说:“那拎着包儿的就是白杨的妈妈。”或许是家里变故造成的,她看上去比白杨说的还显瘦,脸上挂满了抹不平的皱纹。和她穿过一道弯弯的山坳,来到了她家,记者推门而入,“别摔着!”然而伴着她的话音,记者还是险些踩空。凹陷的地面、糊满了破报纸的墙壁,只有那台电视还会让人感到一些现代社会的气息。

拿着女儿最近在北京的照片,刚进屋的白杨的父亲呆了一下,紧接着就急不可耐地开始追问白杨的近况,听说孩子一切安好,他又不停地向记者说着感谢。难道这位礼数繁多的男人真是个好打孩子的父亲吗?

当记者单刀直入地提出这个问题后,他略微顿了一顿,却点了一下头。原来白杨继承了父母的倔脾气,她只要能读书,就什么活儿都抢在前头干,而在失学后她却像变了个人似的,作为老大的她,不仅不再干活,有时还打骂弟妹,为此这位父亲只能是“打”字当头。不过说起女儿的文采,他还是颇引以为骄傲的,并特意从女儿的书柜中拿出了一篇题为《夏天的校园》的作文。只见文中写道:

“在太阳走的同时,只听见天空霹雳似的一声闷雷响起,那些热得受不住的同学一下子来了精神,纷纷来到了操场上,走廊上。他们仰起头,眼里洋溢着兴奋的神采,一边呼喊着:‘要下雨了,要下雨了’……天空中已经布满了乌云,雷电交轰,不一会儿黄豆大的雨倾盆而下。同学们又纷纷站到走廊里来,看着这场及时雨。刚才死气沉沉的校园里又活跃起来,大家都在谈论着这场雨下得好,下得准时……在校园的上空回荡着同学们的欢笑声。万物也充满了生气,不再是那副垂头丧气的样子。校园里又恢复了春天般的生气,又飞出同学们的甜甜的歌声,在校园的上空久久回荡……”

如此出色的文笔似乎不应是一名14岁的孩子的手笔,她的语文老师也说这孩子很成熟。为此记者特意看了她家的户口簿,上面登录的她的生日是1983年9月20日。不过据她母亲解释,1995年更换户口簿时为了不因超生而罚款过多,她才将白杨的年龄多报了两年,她的实际年龄还是14岁。

谈到白杨对妈妈的一些看法,这位母亲也颇为后悔:“我当初只是到上海去打工,去街上卖卖鲜花。本以为孩子还小,我也就没跟她多解释。虽说这孩子平时想象力就特别丰富,又喜欢看《知音》这类大人才看的书,可我总也没想到她会把我出去打工误会成是去做那种事。”记者注意到白杨的妈妈穿着一双破了好几个洞的旅游鞋,上衣袖口已磨出了毛。

这时刚进屋的村支书接过了话头:“村里这两年的确有些人家富裕一些了,不过出去打工的男女都有,男的当建筑工人,女的做保姆、卖花什么的,每月她们都能往家里寄些钱。村头的砖厂不知道你看见了没有,我们村的人买是很便宜的,山里又不缺木料,只要买点儿钢材、玻璃,找几个人帮帮忙,盖间新房算不了什么。”

告别了小山村,记者回到了北京。但是小山村的贫困、小山村里那些与贫困苦苦抗争的人们,却始终萦绕在脑际挥之难去。我们盼望着白杨以及和白杨有着相同命运的孩子们,都能生活在母亲的身边,拥有她们本该拥有的幸福童年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